妨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什么刑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刑法114条到139条的规定,共26个条文,有44个罪名。)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
妨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什么刑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刑法114条到139条的规定,共26个条文,有44个罪名。)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
妨害公共安全罪其实就是指的过失地或者是故意的危害多人的健康、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 。 一、妨害公共安全罪指的是什么妨害公共安全罪其实就是指的过失地或者是故意的危害多人的健康、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关于妨害公共安全罪主要有以下罪名:(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爆炸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 爆设备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四)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包括非法制造、
我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有那些 【我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内容分析】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危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历史文化遗产、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危害公共健康和社会风化一类的犯罪行为。 这一类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环境自然资源的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具有危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环境自然资源的行为。这类犯罪的客观方面大多以情节严重或者造成较为严重的结果为必要条件。 (3)在主观方面,大多数犯罪必须是故意,少数犯罪主观方面有过失。 (4)这类犯罪的主体,多数犯罪为一般主体,少数犯罪为特殊主体,其中一些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刑法分则第6章规定了9小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它们依次是: ①扰乱公共秩序罪; ②妨害司法罪; ③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④妨害文物管理罪; ⑤危害公共卫生罪; 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⑦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⑧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⑨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刑法中的公共安全只的是什么啊刑法中
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节中规定的毒品犯罪有几种一共有12种。分别是: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公共秩序罪刑法多少条我国《刑法》扰乱公共秩序罪不是一个具体罪名,是一个罪名种类。它属于《刑法》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包括多个罪名。我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有那些 【我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内容分析】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危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历史文化遗产、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危害公共健康和社会风化一类的犯罪行为。 这一类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社会公
妨害安全驾驶罪的利弊?当然,“妨害安全驾驶罪”如何定罪量刑和细化落实, 主管部门还应在充分探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尽快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或意见,进一步明确入罪标准、量刑的档次以指导法官裁判,以便更规范、更精准、更公平地化解此类公共安全矛盾。保护公共交通工具安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增设“妨害安全驾驶罪”如同树立了一道法制安全“护栏”,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完善和提升。首先要加大立法,落实法规,对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严惩,严厉遏制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违法行为;其次要强化公交车上的安全装置,例如加装司乘隔离装置、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公交车内的情况,与公安机关加强通联,完善驾驶室功能等措施,让行驶安全更有保证;再次,要增强法制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公众自觉遵守公交车行车的规矩。要让广大乘客都知道,坐过站不可以随时停车、不能打骂司机、打骂司机会害人害己,将受到法律惩处等乘车规则及违规后果,倡导尊重司机、宽容平和的社会气氛,让乘客心中树立规则与道德的红线,并保护和激发公众尤其是乘客见义勇为的美德,营造安全有序、公正和谐的社会空间,多管齐下,将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如何给醉酒驾驶刑法
关于《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刑法问题: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非法持有枪支罪,其中涉及到加重犯中非法持有军用枪支2支以上的。从立法本意来看,应该是不算。2支以上不能以时间先后为累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定罪时应不应该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 您好,楼主。 我想说,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规定在公共安全法益侵害这一章。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了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由于刑法的谦抑性,刑法不处罚没有明文规定的过失犯罪。而从上述条文可得知,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形式必须是故意。当然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其主观非难可能性要较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小。当然,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也远远低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明知后果而行为的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
法律 刑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客观上要达到“足以”使交通工具倾覆的危险。发生了倾覆和毁坏的严重后果的,结果加重。不要想得过于复杂。。按照常理,轮胎都被偷走了,车子还能开动吗?也就构不成侵犯危害公共安全的客体了~但如果是盗窃或者毁坏汽车的刹车片,客观上已经足以发生倾覆的后果,这就不同了!你的意思是明确的,但在给行为人定罪的时候要保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如果行为人以盗窃的故意,偷走了轮胎,那么应当是盗窃,因为客观上也不能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同理,如果以毁坏财物的故意,就是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等。由于本罪是没有未遂犯的,如果统一以本罪定,3年以上10年以下的刑罚岂不是对被告人非常不利?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弄走临时停放的汽车的轮胎。这属于结果不可能犯。因为行为根本不可能达到“足以倾覆”的结果。也不宜认定为此罪,触犯其它犯罪的,按其它犯罪处理。法律 刑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种犯罪类型,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