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06-08 23:23:41

1刑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犯罪问题。

刑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犯罪问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犯罪问题。无民事行为能力,和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是不同的概念。从年龄看,按民法总则,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低于刑法规定的十四周岁的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当然谈不上追究刑事责任。对十四周岁以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等)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通过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确定。刑法和民法中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具体年龄是多少?  一、《刑法》中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二、《民法》中的完全行为能力为18周岁。  1、《民法》:  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的,视  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  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  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2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触犯刑法,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是什么意思?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触犯刑法,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是什么意思?

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是什么意思?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扩展资料: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7条至第24条,对以下事项作出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认定撤销:成年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与撤销:第二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你好: 根据刑法第17条和18条的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60%的范围从轻判处。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40%的范围从轻判处。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是什么意思?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

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8,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8,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刑事行为能力人各自的年龄界限是几岁?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功;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刑法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岁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5刑法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刑法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十八周岁以上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上十四到十六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六到十八周岁是什么?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你应当这样理解: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和民法中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具体年龄是多少?  一、《刑法》中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二、《民法》中的完全行为能力为18周岁。  1、《民法》:  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的,视 

6刑法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刑法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你好: 根据刑法第17条和18条的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60%的范围从轻判处。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40%的范围从轻判处。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多提出的问题上看,提问者;1,是一个完全不懂法律的人,2,能提出这样的问,一定是司法考试出来的人(因为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老师没有懂法的.理由;1,名称不同,它们有独立的名称。《民法通则》指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是指的;“刑事责任年龄”2,调范围不同;调整民法和刑法二个法律。3,内容不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

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刑法,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刑法,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刑法和民法中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具体年龄是多少?  一、《刑法》中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二、《民法》中的完全行为能力为18周岁。  1、《民法》:  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的,视  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  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  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

8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刑法和民法中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具体年龄是多少?  一、《刑法》中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二、《民法》中的完全行为能力为18周岁。  1、《民法》:  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  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的,视  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  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  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

9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触犯刑法,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触犯刑法,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

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一.刑法针对的是刑事责任能力,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针对的是民事责任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为10周岁,无行为能力为不满10周岁;三.以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为什么民法和刑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一样?多提出的问题上看,提问者;1,是一个完全不懂法律的人,2,能提出这样的问,一定是司法考试出来的人(因为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老师没有懂法的.理由;1,名称不同,它们有独立的名称。《民法通则》指的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是指的;“刑事责任年龄”2,调范围不同;调整民法和刑法二个法律。3,内容不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犯构成。。。。。。。。。。。。。。。。。。。。它二外概念一点关系没有,是法学人不会研究这事的,只有不懂法的人研究这问题。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你好: 根据刑法第17条和18条的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是减轻处罚;

10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

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

刑法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抢劫怎么量刑你好: 根据刑法第17条和18条的规定: 对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60%的范围从轻判处。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是减轻处罚;参照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在20%到40%的范围从轻判处。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是什么意思?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扩展资料: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7条至第24条,对以下事项作出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