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人指

2023-06-09 00:25:41

1刑法中的未成年指几岁,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该规定的

刑法中的未成年指几岁,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该规定的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该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中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新刑法修正案中未成年少女指年龄多大的女孩我国刑法修正案中没有未成年少女的规定。未成年少女就是未满18周岁的女性。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第十七条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________________《全国人大

2刑法上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

刑法上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

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广义上应该是指18周岁以下但是从一些法律量刑上来看,有些量刑也等同于将16周岁定为成年人了下面有些资料,你看下吧,应该可以做为参考。。。目前,我们开展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所依据的法律,虽然能体现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精神,但存在不少缺陷:一是未成年人概念不规范。我国刑法中,儿童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未成年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这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不相符合,我们应当在法律上统一制定标准,与国际接轨。二是刑法总则中在定罪、量刑、行刑三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缺乏特别保护的原则规定。(1)在定罪方面,刑法第17条规定了不满14周岁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可以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犯罪主体,年满16周岁可以成为任何罪的犯罪主体。可见犯上述8种罪的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和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这两类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没有体现特殊保护和从宽的政策。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第十七条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3刑法上的老年人是指多少岁,刑法分则所指老年人的准确年龄是多少

刑法上的老年人是指多少岁,刑法分则所指老年人的准确年龄是多少

刑法分则所指老年人的准确年龄是多少《刑法》全文只有一处出现“老年人”,但没有明确作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刑法中的“老年人”应当以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依据,即75周岁为《刑法》中的老年人的银迅年龄界限。相关规定:《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胡羡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裤搏拍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中的被害人老年人多少岁作为酌定从轻处罚量刑情节的“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不应依据60周岁的年龄界定,而应依据《刑法》第17条之一、第49条第2款、第72条的规定,将刑事案件中的“老年人”界定为年满75周岁的人。《刑法》中的老年人,是指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侯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关

4刑法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

刑法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

现在法律上指的未成年人是多少岁以下 ?广义上应该是指18周岁以下但是从一些法律量刑上来看,有些量刑也等同于将16周岁定为成年人了下面有些资料,你看下吧,应该可以做为参考。。。目前,我们开展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所依据的法律,虽然能体现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精神,但存在不少缺陷:一是未成年人概念不规范。我国刑法中,儿童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未成年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这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不相符合,我们应当在法律上统一制定标准,与国际接轨。二是刑法总则中在定罪、量刑、行刑三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缺乏特别保护的原则规定。(1)在定罪方面,刑法第17条规定了不满14周岁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可以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犯罪主体,年满16周岁可以成为任何罪的犯罪主体。可见犯上述8种罪的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和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这两类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没有体现特殊保护和从宽的政策。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该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

5刑法修正前第65条的规定,刑法第65条累犯的理解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如何理解 如果是未成年人指的是

刑法修正前第65条的规定,刑法第65条累犯的理解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如何理解 如果是未成年人指的是

刑法第65条累犯的理解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如何理解 如果是未成年人指的是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即刑法第六十五条的一般累犯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不以累犯论处,符合我国注重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保护性教育的刑事政策。实体法的修正为程序法设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制度扫除了障碍。然而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该特别累犯条文对未成年人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没有除外规定,即未成年人不管前罪实施时是否年满18周岁,只要犯上述任一类罪,就以累犯(特别累犯)论处,依法从重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是否未成年人不作为累犯处理呢?上面的一堆堆你们有没有好好看,还说楼主胡说,真是的!自己翻法条去!!(1)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

6在刑法上中国领域内是指什么,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什么?

在刑法上中国领域内是指什么,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什么?犯罪的属地管辖: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指的是属地管辖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 【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指的是属地管辖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 【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刑法上判二缓三是什么意思所谓“判二缓三”就是判处二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缓刑考验回期为三年,在考验期内如果答有悔改表现且没有再犯新罪,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

7刑法上规定多少岁为未成年人,刑法中未成年人的规定

刑法上规定多少岁为未成年人,刑法中未成年人的规定

刑法中未成年人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选择A刑法修正案拟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之前有什么缺陷?想必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说过这样一句口头禅,那就是不到18岁,杀人放火不犯罪,对于这样的话语,说实话在现在听起来是非常的让人毛骨悚然的。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法治建设其实有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的确有很多的漏洞需要解决,这也导致了现在经常会发生一些未成年犯罪的事件。对于这一次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重新修订,很多网友都议论纷纷,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次事件的看法。为什么要进行重新修订?这主要是因为在此前的法律当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规定实在太过于宽泛,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再犯罪的过程当中没有丝毫的悔恨和恐惧感,毕竟如果不能够让他们对我们的法律产生畏惧。法律本身的存在就已经是形同虚设,所以在这里才会对这个法案进行重新修订。这次的重新修订有哪些重大突破?首先,这一次的重新修订对未成年人的年龄进行了重新的定义,现在认为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等其他刑事事件,应该负刑事责任。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懂得了基本的社

8根据解释的对象刑法解释分为,刑法规定上的特定对象是指什么?

根据解释的对象刑法解释分为,刑法规定上的特定对象是指什么?

刑法规定上的特定对象是指什么?行为对象是刑法上的犯罪客观方面要件之一,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人、物或信息。刑法中规定的绝大多数犯罪都有特定的行为对象,如贪污罪的特定对象是“公共财产”,侵占罪的特定对象是“保管物、遗忘物、埋藏物”,嫖宿幼女罪的是幼女。这些特定对象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量刑的关键。例如盗窃的是枪支或者弹药,就不定盗窃罪而是定盗窃枪支、弹药罪。但刑法中也有极少数犯罪没有特定的行为对象,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刑法中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罪质指啥?可以简称犯罪性质,就是犯罪所侵犯的法益,也就是刑法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刑法上的减刑是什么意思,减刑的适用对象是什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

9刑法规定的暴力犯罪有哪些,刑法上的七种暴力犯罪指哪七种?

刑法规定的暴力犯罪有哪些,刑法上的七种暴力犯罪指哪七种?

刑法上的七种暴力犯罪指哪七种?  刑法上的七种暴力犯罪指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中的八大类犯罪是指哪八类?杀人、爆炸、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纵火、投毒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特别防卫权,无限防卫权.现行刑法中对性犯罪规定的条款有哪些?具体到条款! 谢了 急用和 还是有空子可以钻啊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主要有哪几种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

10刑法中关于利用职务便利的条文,刑法中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什么

刑法中关于利用职务便利的条文,刑法中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什么

刑法中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有六个条文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表述、三个条文规定有“利用职务便利”。1.对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及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而言,“利用职务便利”是指利用主管、经营公司事务的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牟利国。2.对于受贿犯罪而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旨在强调所索取、收受的贿赂与其职务之间的关联性,即体现权钱交易的本质。3.对于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中的侵吞而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事先基于业务占有或者基于职务控制、支配着单位财物;贪污罪的“窃取”,不是所谓的监守自盗(因其于典型的侵吞),而是将共同占有或由其辅助占有下的财物变为己有;贪污罪中的“骗取”,是指利用自己在单位中的业务员、保险代理人等身份,通过欺骗主管人员,让其基于认识错误,做出将单位财物处分给行为人的决定;区别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关键在于行为人事先是否占有、控制、支配着该财物。刑法分则中哪些条文有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职务侵占等职务性犯罪,都有。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触犯了哪些法律?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好几方面,主要是看主体(如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