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2023-05-28 17:05:27

1刑法上告诉才处理的情况有那些,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上告诉才处理的情况有那些,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内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容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一些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予以处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不提出控告,则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诉才处理",例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如果因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处理。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罪有哪些?刑法中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普通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二百五十七条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

2刑法教材中的犯罪对象是指,法律上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什么区别?告诉我

刑法教材中的犯罪对象是指,法律上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什么区别?告诉我

法律上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什么区别?告诉我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对象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指向的人或事物,是犯罪客体的客观表现,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却未必有犯罪对象。我国现行的刑法学教科书几乎都赞成这一观点:即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惩处的就是侵害社会关系的行为,即对犯罪客体造成侵害的行为,但犯罪客体作为一种抽象的社会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犯罪对象是其表现形式,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体,因此从逻辑上我们应当可以得知任何犯罪都应该存在犯罪对象,因为犯罪行为不可能仅仅侵犯抽象的社会关系而不对具体的犯罪客体的表现形式造成损害。此外,既然任何犯罪行为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那么作为其具体体现者的犯罪对象也必定受到侵害。传统观点的缺陷在于,将犯罪对象仅仅限于刑法分则具体规定的人和物,而没有将犯罪客体的具体体现者的范围相应扩大,以至于得出了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

3刑法上有关环境违法的处罚条款,刑法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如何从轻处理的条文

刑法上有关环境违法的处罚条款,刑法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如何从轻处理的条文

刑法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如何从轻处理的条文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发现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一条完全相同的条款,而处罚却完全不同,请问是怎么回事?法律是现实的反映。法律是相对固定的,而现实是永恒运动的。立法者难以预见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大量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尽管立法者力求制订出最符合现实的法律,然而法律永远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现实。因此,法律总是存在漏洞,总是存在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的量刑标准不明确、罪刑不协调的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之一。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普遍认为,现行法律对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定罪量刑的规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罪与非罪界限不明。《刑法》第三百

4我国刑法上关于胎儿的规定,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我国刑法上关于胎儿的规定,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承担负刑事责任,其他情形不承担责任。但是造成的损失,民事赔偿还是需要监护人承担的。我国《刑法》有无明文规定是否可以申请安乐死?我国刑法对于安乐死的态度是:不支持积极的安乐死,所谓积极的安乐死是指对他人进行注射药物使他人死亡减轻痛苦,即便是已经取得当事人本人及其亲属的统一也是违法的;不反对消极的安乐死,所谓消极的安乐死则是指对于患了不治之症,且生命难以维持很久的他人,在征求其本人及其亲属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对其停止治疗或用药,使其死亡减轻痛苦。我国刑法第几条规定父母不能逼女儿打掉孩子  刑法并没有相关规定,但是该行为将造成被害人人身伤害,所以可以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在我国未出生的胎儿在刑法上不算是人吗此问

5刑法上为什么不把14周岁下调,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刑法上为什么不把14周岁下调,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14岁至16岁的人过失犯罪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扩展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根据

6刑法已满14未满16,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刑法已满14未满16,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承担负刑事责任,其他情形不承担责任。但是造成的损失,民事赔偿还是需要监护人承担的。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什么等行为负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贩卖毒品的行为的,对以上八种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对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中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如果实施了这八种犯罪以外的危害行为,因其不具备犯罪主体资格而不负刑事责任。同样,对于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未成人,应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

7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内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容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一些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予以处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不提出控告,则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诉才处理",例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如果因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处理。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 侵占罪 B. 诽谤罪 )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8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内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容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一些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予以处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不提出控告,则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诉才处理",例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如果因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处理。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 侵占罪 B. 诽谤罪 ) 《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法释〔1998〕23号 1998年9月2日发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9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规定,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规定,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内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容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一些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予以处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不提出控告,则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诉才处理",例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如果因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处理。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A、B4. 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A. 侵占罪  B. 诽谤罪  C. 重婚罪  D. 非法侵入住宅罪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有: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普通侵占,还有涉及婚姻家庭等的。所以这题应该选ABC!上面的答案根本是乱说!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怎么解释这句话?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就是原告,或者说被害人没有到司法机关要求处理。撤回告诉,就是原来到司法机关要求处理,后来不要求处理,把要求撤回了。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就是不再

10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属于,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属于,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

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内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容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一些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法律规定,只有被害人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予以处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不提出控告,则司法机关不主动处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告诉才处理",例如,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就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如果因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处理。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A、B4. 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A. 侵占罪  B. 诽谤罪  C. 重婚罪  D. 非法侵入住宅罪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有:侮辱罪,诽谤罪,虐待罪,普通侵占,还有涉及婚姻家庭等的。所以这题应该选ABC!上面的答案根本是乱说!"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是什么意思?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三种,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这些案件涉及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权益,如婚姻、名誉等,实质上是公民个人的私权,是否追究加害者的刑事责任由公民个人自行决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