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115条的重大损失指的什么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2001年5月9日发布施行)二、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六)放火案凡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为特别重大案件。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4日公布法释[2003]8号自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一条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通字[2008]36号2008年6月25日发布施行)一、危害公共安全案第一条[失火案(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
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两种不同的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仔细加以区分:直接损失是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就是加害人不法行为侵害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致使受害人现有财产直接受到的损失。例如财物被毁损而使受害人财富的减少,致伤、残后受害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人格权受到侵害后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都是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财物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分依据时财产诉讼是否于犯罪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刑法中“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扩展资料:刑事诉讼
《合同法》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分别指什么?直接损失就是指违约行为造成的直接财产的减少,如标的物的灭失、减少、毁损等。至于间接损失,学者们则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即取得预期的收益或利润。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二种意见认为,间接损失不是可得利益、间接损失是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所产生的损失.在法学界第二种意见已逐渐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合同法中不可预见的损失包括哪些 ?一. 可以预见的损失一般由法官的审理时自由裁量.二. 不可以预见的损失不可穷尽 例如: 金融危机, 自然灾害, 意外事件等.合同法上的预期利益损失怎么理解违约责任承担以赔偿实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为原则。但若违约方在违约时不可预见交易相对方将遭受到的损失,则不必赔偿。源于英国法,有青年让工匠打马掌,结果伤了马,青年人骑马去公爵处选婿,结果误了期限,丧失了继承公爵爵位的机会,青年要求工匠赔偿巨额损失,被法院驳。理由是非预期利益损失不赔。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弟29条规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可认定过高,那么这里的损失包括逾期付款的款项吗?损失包括对方违约后给守约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应当获得的不是损失。买了东西
刑法中的时效指的是什么是指追诉时效期限的意思。即对刑事案件,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侦查起诉了。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指的是哪些你好!1 刑法93条第一款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 详细点就是 国有公司 企业 事业单位 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 国有公司 企业 事
请问民法,刑法,刑诉上的进亲属各指的是哪些?确定的再回答,谢谢!民法上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刑法上的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刑诉上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于辩护人的规定亲友指那些?亲友是指亲朋好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刑法四要件 是哪一些 .估计你连命题都搞错了,建议先好好审审题目吧。刑法里通常提到的四要件之说应该指的是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之说,而现在新的学理研究已经以新的三阶层来代替通常四要件之说。这三阶层分别是: 1、构成要件该当性; 2、违法性; 3、有责性。 旧的犯罪构成四要素分别是: 1、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 3、犯罪的客观方面; 4、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
1.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两种不同的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仔细加以区分:直接损失是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就是加害人不法行为侵害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致使受害人现有财产直接受到的损失。例如财物被毁损而使受害人财富的减少,致伤、残后受害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人格权受到侵害后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都是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财物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2.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分依据时财产诉讼是否于犯罪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刑法中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扩展资料:刑事诉讼中直
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两种不同的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仔细加以区分:直接损失是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就是加害人不法行为侵害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致使受害人现有财产直接受到的损失。例如财物被毁损而使受害人财富的减少,致伤、残后受害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人格权受到侵害后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都是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财物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分依据时财产诉讼是否于犯罪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刑法中“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扩展资料:刑事诉讼
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财产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这两种不同的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仔细加以区分:直接损失是受害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也就是加害人不法行为侵害受害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致使受害人现有财产直接受到的损失。例如财物被毁损而使受害人财富的减少,致伤、残后受害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人格权受到侵害后支出的必要费用,等等,都是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应当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权行为的侵害而没有得到,包括人身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和财物损害造成的间接损失。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如何区分刑法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区分依据时财产诉讼是否于犯罪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刑法中“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扩展资料:刑事诉讼
刑法中规定的安全生产重大损失指的是多少所谓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根据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是指以下三种情形:一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二是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三是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由此可见,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刑法中规定的安全生产重大损失指的是多少所谓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根据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是指以下3种情形:1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2是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3是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因而可知,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根据《刑法》中的规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犯罪主要有哪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 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2、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3、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刑法上的首要分子指的是什么您好:一、什么是刑法中规定的首要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第97条的规定,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二、首要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刑法所称的首要分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首要分子是针对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而言的。不是从事集团犯罪或者聚众犯罪,只属于一般合伙犯罪的,即使起着主要作用,也只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不构成刑法规定的首要分子。刑法上的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成员的人数必须在3人或者3人以上,主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2)经常纠集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犯罪活动;(3)有明显的核心分子,即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有的是在纠集过程中形成的,有的则是在有组织犯罪开始时就是组织者和领导者;(4)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5)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现实危害或潜在危险性都很严重。与集团犯罪比,聚众犯罪则是由于要进行某一项犯罪而临时性地将众人聚集起来的,不具有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但往往纠集的人数较多,实施的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等犯罪的危害性很大。第二,首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