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修订

2023-03-26 17:18:04

1刑法修订1997关于正当防卫,刑法学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改革是什么?

刑法学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改革是什么?正当防卫制度的强化 正当防卫是指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权益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由于正当防卫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国家利益以及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因而正当防卫制度成为各国刑法所普遍设立并予以重视的制度。中国1979年刑法典第17条关于正当防卫的基本规定,曾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也存在不少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1979年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过于原则,弹性较大,内容不够明确,尤其是防卫过当成立的条件不好掌握,掌握得太宽动辄就成为防卫过当而不利于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行使,掌握太严则又易造成防卫人权利的滥用。因此,如何合理地强化正当防卫,就成为中国1997年新刑法典修订中一个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与1979年的刑法典相比,中国1997年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一系列修改。其中与人权保障有关的重要修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缩小了防卫过当的构成。关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即防卫过当的标准,1979年刑法典是"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新刑法典修改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新

2关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亟需修订完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认识到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竞争给经营者以压力和动力,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营者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市场中生存、发展,获取最大的利润,不可避免地利用限制竞争手段参与市场活动,争夺市场控制权。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损害其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会导致整个市场秩序的紊乱,妨害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以法律的形式,借助国家强制力来规范、引导竞争机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一、国内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世界反不正当竞争法从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代意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先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后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制定了适合本国情况的相关法律,我国也于1993年制定并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1.联邦德国:德国目前使j{】的是1909年制定的《反对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本,3()条,列举了10种应予制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还根据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关配套的补充法律,如《标准合同条件法》《折

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吉林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牟取暴利行为实施办法》部分条款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吉林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牟取暴利行为实施办法》部分条款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物价局制定的〈吉林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牟取暴利行为实施办法〉的通知》(吉政发〔1995〕21号)第十三条修订如下: 第十三条对拒缴非法所得或者罚款的,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通知其开户银行予以划拨。对无银行帐户和帐户内没有资金的,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有权将其物品变卖抵缴。 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一律按规定上缴国库。 请各地区、各部门按修订后条款执行。1995年5月3日

4关于正当防卫的最新刑法规定,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4)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施行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又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1)正当防卫的条件前提条件: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否则是假想防卫。但对防卫过当不能再防卫。时机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否则是防卫不适时。当然

5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4)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施行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又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1)正当防卫的条件前提条件: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否则是假想防卫。但对防卫过当不能再防卫。时机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否则是防卫不适时。当然

6刑法关于特殊正当防卫规定,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4)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施行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又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

7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1)正当防卫的条件前提条件: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否则是假想防卫。但对防卫过当不能再防卫。时机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否则是防卫不适时。当然有例外。主观条件:为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互殴、防卫挑拨不是正当防卫。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共同不法侵害时,可针对其中非实行行为者。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是防卫过当。(2)林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不满足限度条件,因此不构成正当防卫(3)林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定罪与无防卫情况一样,但量刑上显著差异。所以,林某的行为按过失杀人论处,但可以相对减轻处罚。(个人意见,不能保证完全正确)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

8关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4)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施行正当防卫。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如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又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

9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条件的规定。(1)正当防卫的条件前提条件: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否则是假想防卫。但对防卫过当不能再防卫。时机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否则是防卫不适时。当然有例外。主观条件:为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互殴、防卫挑拨不是正当防卫。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共同不法侵害时,可针对其中非实行行为者。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是防卫过当。(2)林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不满足限度条件,因此不构成正当防卫(3)林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定罪与无防卫情况一样,但量刑上显著差异。所以,林某的行为按过失杀人论处,但可以相对减轻处罚。(个人意见,不能保证完全正确)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特殊规定  什么是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何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

10请运用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是如何界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是如何界定的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条文注释  正当防卫的要件有以下五个方面:(1)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3)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5)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过当”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防卫过当”必须是明显地超过必要限度。所谓“必要限度”是指为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的强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是指一般人都能够认识到其防卫强度已经超过了正当防卫所必需的强度;(2)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重大损害”是指由于防卫人明显超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