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银行利息的条文

2023-03-31 11:37:26

1刑法关于银行卡冻结的条款,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法条文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法条文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了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处罚。在民事诉讼中,查封是一种临时性的执行措施,是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贴上法院的封条不准任何人擅自处理和移动。查封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以实现申请人的权利。查封的财产,可以由义务人自行保管或异地保管。  扣押也是一种临时性的执行措施,是把被执行人的财产运到一定的场所,不准被执行人对该财产使用和处分。扣押的财产一般是便于移动的物品。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应妥善保管所扣押的财产,也可以匀由有关单位或个人保管。  冻结主要是针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而采取的一项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取

2银行信贷部有关的刑法条文,贷款诈骗罪的刑法条文有哪些

贷款诈骗罪的刑法条文有哪些《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诈骗银行贷款的是( )。正确答案为:A选项答案解析:A选项所述将抵押物重复担保进行贷款,属于贷款诈骗行为。B选项属于银行与企业协商贷款合同,但如果利率低于基准贷款利率则属于利率违法行为。C选项所述行为是正常的贷款行为,但延期一般不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累计不超过3年)。D选项所述行为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并没有从银行诈骗贷款。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诈骗银行贷款的

3刑法与银行有关的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有条款网友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有条款】我的解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共两篇;十章;34节;452条;两个附件。由于涉及好几万字,在360问答中,应该是公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通的纠结问题。能够在篇幅较少的情况下解答完毕,而不是【长篇大论】涉及上万字的法律法规,网友想学习一下刑法,很好。建议你使用360游览器在网上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就出来了。如果不使用网络,也可以到书店去买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书,也行。这是我的解答,请网友给个评价。刑法盗窃罪新解释条款013年盗窃罪最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3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一三年四月二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3月8日最高

4刑法银行财产查询条款,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法条文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刑法条文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了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处罚。在民事诉讼中,查封是一种临时性的执行措施,是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贴上法院的封条不准任何人擅自处理和移动。查封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以实现申请人的权利。查封的财产,可以由义务人自行保管或异地保管。  扣押也是一种临时性的执行措施,是把被执行人的财产运到一定的场所,不准被执行人对该财产使用和处分。扣押的财产一般是便于移动的物品。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应妥善保管所扣押的财产,也可以匀由有关单位或个人保管。  冻结主要是针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而采取的一项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取

5刑法中银行犯罪的条款,抢劫终止案至少判刑几年,刑法条文有没这种案

抢劫终止案至少判刑几年,刑法条文有没这种案  抢劫罪的量刑在三年以上,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根据案件情形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及刑法条文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8

6刑法条文中关于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刑法条文

敲诈勒索罪的刑法条文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即可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可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一、《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0号):第一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刑法中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是多

7刑法条文第267条第2款,关于《刑法》分则条文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刑法》分则条文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答案】A、B【答案解析】注意规定,是指在刑法已作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的规定。注意规定并不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只是对基本规定内容的重中和强调,即使不设置注意规定,也可以按照基本规定来处理。例如,《刑法》第382条第3款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该款就属于注意规定,即使没有该款规定,根据共同犯罪的规定,对此情形也应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法律拟制,是指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法律拟制带有强制性,属于特殊情形特殊处理如果没有设置法律拟制,那么对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就不能按照该规定处理。例如,根据《刑法》第362条规定,旅馆业、出租车业的从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卖淫、嫖娼者通风报信,以窝藏,包庇罪论处。该条属于法律拟制,因为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应是犯罪的人,而卖淫、嫖娼者不属于犯罪的人,而属于违法分子。将窝藏违法分子的行为按照窝藏罪论处,就属于法律拟制。《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

8刑法法律条文关于初犯的规定,关于刑法量刑的法条的归类

关于刑法量刑的法条的归类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法定情节有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这些情节在刑法总则及分则中都有规定,比如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的“索贿的从重处罚”等等。酌定量刑情节,包括犯罪手段、主观恶性、是否初犯、悔罪表现等等。至于刑法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节较重的”中的“情节”是犯罪情节,而非量刑情节。刑法对初犯和偶犯的规定我国刑法中对初犯没有明文规定,因而初犯本身并不是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中国刑法对偶犯未作明文规定,在刑事政策上,一般是从宽处理。对初犯是否应从轻处罚,只能根据犯罪的各种情节综合考虑。初犯系第一次犯罪,一般说来恶习不深,易于改造。可以比照累犯从轻处罚,但是有的初犯则是数次犯罪,甚至还可能是惯犯或常业犯,由于各种原因而一直逃避法网,这类初犯就不应从轻处罚。在劳改实践中,应将初犯与惯犯、累犯分管分押,以免受到惯犯、累犯的感染。偶犯“惯犯”的对称。偶然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人。偶犯的犯罪原因,不是基于行为人的性格,主要是由于偶然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犯罪。一般表现为未经充分思考和精心

9刑法条文关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及刑法条文

集资诈骗罪司法解释及刑法条文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853次会议讨论通过)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

10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条文,简述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简述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之一:【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