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涉税犯罪哪些主体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特殊主体是指具有某种特定身份、对其犯罪主体资格有重要影响的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涉税犯罪中,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的主要是逃避追缴欠税罪(刑法203),抗税罪中(刑法202条),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罪的主体是欠税人,是特殊主体。其他的如,骗取出口退税罪(刑法204条第1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205条),虚开发票罪(刑法205条第4款),都属于一般主体。一般主体,就是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刑法中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否包括年龄等不是,所谓特殊身份就是指刑法中某些罪名只能由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这个一定身份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关键。如第二百四十七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中的“司法工作人员”就属于特殊身份。如果不是司法工作人员就不构成刑讯
根据《刑法》的规定,涉税犯罪哪些主体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特殊主体是指具有某种特定身份、对其犯罪主体资格有重要影响的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涉税犯罪中,属于特殊犯罪主体的主要是逃避追缴欠税罪(刑法203),抗税罪中(刑法202条),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罪的主体是欠税人,是特殊主体。其他的如,骗取出口退税罪(刑法204条第1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刑法205条),虚开发票罪(刑法205条第4款),都属于一般主体。一般主体,就是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请归纳下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数罪并罚情形 数罪并罚的情形: 1、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应当数罪并罚的情况 (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对被组织人、被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刑法第318条)。 (2)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刑法第157条第2款)。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走私毒
简述我国刑法中有关涉税条款有哪些第一部分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款节选三十二、删去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款。 三十三、在刑法第二百零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三十四、删去刑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三十五、在刑法第二百一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五十、本修正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修订后的相应条款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在刑法中职务犯罪包含那些罪名?《刑法》分责第八、九章共规定了53种案件(贪污贿赂:12种;渎职34种;侵权7种)。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1、 贪污案,2、 挪用公款案,3、 受贿案,4、 单位受贿案,5、 行贿案,6、 对单位行贿案,7、 介绍贿赂案,8、 单位行 贿案,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10、隐瞒境外存款案,11、私分国有资产案,12、私分罚没财物案。 二、渎职犯罪案件: 1、 滥用职权案。2、 玩忽职守案。3、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5、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6、 枉法追诉、裁判案。7、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8、 私放在押人员案。9、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10、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1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12、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案。13、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14、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案。15、违法提供出口退税任证案。1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长工倒流要、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17、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18、环境监管失职案。19、传染病防治失职案。20、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21、非法抵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22、放纵走私案。23、商检徇私舞弊案。24、商检失职案。25、动植物检疫徇私舞
简述我国刑法中有关涉税条款有哪些第一部分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款节选三十二、删去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款。 三十三、在刑法第二百零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三十四、删去刑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三十五、在刑法第二百一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五十、本修正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修订后的相应条款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简述我国刑法中有关涉税条款有哪些第一部分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款节选三十二、删去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款。 三十三、在刑法第二百零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三十四、删去刑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款。三十五、在刑法第二百一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五十、本修正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修订后的相应条款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刑法修正案(九)在打击恐怖犯罪方面,在刑罚方式上作了改进的是取消嫖宿幼女罪,以强奸罪从重处罚猥亵罪客体扩大到男性取消收买被拐卖妇女可免除处罚的规定暴力袭警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医闹最高获刑七年虚假诉讼最高获刑七年闹访或判三年徒刑重特大贪污罪犯可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取消九个死刑罪名: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最,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利用职务便利或者违反执业要求特定义务犯罪的,可禁止从事相关职业三到五年数罪重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有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对于持有恐怖主义视频资料的行为纳入刑事处罚刑法修正案九与打击网络犯罪有关的条文有什么新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十八、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只要经济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就一定会有人去利用这个漏洞进行经济犯罪。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被发现和利用的管理漏洞是不存在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即使是在较为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也会给经济犯罪以可乘之机。这是由于一方面,当前大多数领导还普遍缺乏应有的管理现代经济和社会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当前的领导事实上还拥有超越经济管理规则和体制的权力,可以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超越规定权限的干预。加之多数领导对发展本地经济普遍抱有积极甚至是急躁的心态。这就往往会造成所谓的特事特办,从而带来各种管理漏洞。就在人们为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成功而欣喜、沉迷于外引企业为我县经济发展推波助澜的期望中时,却忽视了对外引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有些纳税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招商引资的便利条件及政策,想方设法逃避缴税,偷税、漏税现象较为严重。税务稽查很难奏效,执法部门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举报,且查处难度大。因此,认真分析当前企业涉税经济犯罪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打防措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涉税经济犯罪的频发态势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当前企业涉税犯罪的主要特点(一)手段趋向“隐形化”涉税犯罪企业采取金
刑法里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回的行为。答刑法第24条第一款 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刑法里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到犯罪终止前都可以发生犯罪中止。其要点是:可为而不为,即如果犯罪人继
我国刑法关于土地犯罪的规定(急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第三百四十二条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四百一十条 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