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社区矫正的条文

2023-03-26 18:00:40

1刑法中社区矫正的条文,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怎么办?

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怎么办? 一、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怎么办? 酒驾刑法缓刑社区矫正后,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在刑法中,缓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社区矫正中心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犯罪情节较轻等法定条件。罪犯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

2打击恶势力犯罪适用刑法法条,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适用那些法律条文进行处罚

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适用那些法律条文进行处罚  社区矫正人员包括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和判决缓刑的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要区别对待。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应当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与后罪并罚。由于原判刑罚未执行完毕又犯罪,故不属于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内又犯罪,不构成累犯,只能按数罪并罚处理。     对于判决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收监执行,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与后罪并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我国现在适用的刑法的法条(完整)在哪能下载?是哪一版?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0/5/0c5542b1a7eaf89bf463b4f8b347f667_0.html刑法中不作为犯罪法条的规定是怎样的?一、刑法中不作为犯罪法条的规定是怎样的?遗弃罪、不救治伤病军人等罪名都是刑法中关于不作为犯罪法条的规定,具体的规定如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

3最新刑法关于社区矫正,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

4刑法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

5刑法修正八关于社区矫正么,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

6刑法修正案八关于社区矫正,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

7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社区矫正,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

8刑法修正案9关于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九有没有关于社区矫正的内容

刑法修正案九有没有关于社区矫正的内容  暂时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  1、增加了财产刑。长期以来,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国刑法报应刑理论痕迹明显,适当增加财产刑,较少自由刑,可以淡化这一痕迹。  2、废除了9个罪名的死刑。近年来,废除死刑成为时髦话题,不少学者和律师也参与其中,呼吁减少甚至废除死刑。未来是否能够全面废除死刑不可预知,但适当减少死刑适用是符合我们一贯提倡的“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的,因此,废除9个罪名的死刑,应当是本次修正案的一个亮点;  3、顺应民意。草案公布之前,社会上对于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呼声极高,对于职务犯罪人的服刑问题亦有颇多微词,修正案对上述问题都给与了积极回应,可以说是顺应民意。但立法顺应民意是否可取则值得观察、讨论。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

9刑法修正案九关于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九有没有关于社区矫正的内容

刑法修正案九有没有关于社区矫正的内容  暂时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  1、增加了财产刑。长期以来,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国刑法报应刑理论痕迹明显,适当增加财产刑,较少自由刑,可以淡化这一痕迹。  2、废除了9个罪名的死刑。近年来,废除死刑成为时髦话题,不少学者和律师也参与其中,呼吁减少甚至废除死刑。未来是否能够全面废除死刑不可预知,但适当减少死刑适用是符合我们一贯提倡的“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的,因此,废除9个罪名的死刑,应当是本次修正案的一个亮点;  3、顺应民意。草案公布之前,社会上对于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呼声极高,对于职务犯罪人的服刑问题亦有颇多微词,修正案对上述问题都给与了积极回应,可以说是顺应民意。但立法顺应民意是否可取则值得观察、讨论。刑法修正案(八)二审中关于社区矫正是怎样规定的社区矫正“依法”进行,比一稿多了“依法”二字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职业禁止制度是多少条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三十七条之后增加了一条“从业禁止”,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即“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

10刑法中社区矫正的定义,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

刑法第八修正案关于社区矫正的特征社区矫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刑事制裁性刑事制裁性是指社区矫正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的特性。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个人实施了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何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由于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制裁,因而它必然包含着对犯罪人的惩罚性。在我国现行法律的框架内,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是各方面的,突出的表现为:(1)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管理和监督;(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3)社区矫正对象不能行使一些权利;(4)社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律义务。2、非监禁性非监禁性是指不将社区矫正的对象收押到监狱等刑罚机构中执行刑罚的特性。非监禁性是社区矫正的根本特征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非监禁性,意味着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人:(1)仍然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过着自由的生活;(2)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仍然保留着很大的行动自由;(3)社区矫正对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服刑的很大干扰,基本上还像被处以社区矫正之前那样从事自己的工作,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3、社区参与性社区参与性是指社区矫正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