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精神损害的规定

2023-03-31 11:47:53

1刑法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规定,刑事案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是否能提出精神损害抚慰金

刑事案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是否能提出精神损害抚慰金单独为精神顺害赔偿提起的不受理,你可以在要求赔偿医药费等的同时要求赔偿,做好做一个伤残鉴定,不过最好能认可多少不好说谁有最高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法释[2002]17号  【发布日期】2002-07-15  【生效日期】2002-07-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已于2002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  二 ○ ○ 二 年 七 月 十 五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法释〔2002〕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0次会议通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云高法〔2001〕176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被害人就刑事犯罪行为单独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请示》收悉。经

2最高法关于刑法精神损害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3刑法中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规定,法律规定精神损失费赔偿的最高金额是多少?

法律规定精神损失费赔偿的最高金额是多少?法律(准确的说应该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精神损抚慰金只有原则性规定,并未规定具体金额的上下限。故这个最高金额的问题无解。一般都是各省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相关精神抚慰金的赔偿幅度,指导本省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谁有最高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法释[2002]17号  【发布日期】2002-07-15  【生效日期】2002-07-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已于2002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  二 ○ ○ 二 年 七 月 十 五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法释〔2002〕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0次会议通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云高法〔2001〕176号《关于

4刑法为什么没有精神损害赔偿,新的刑诉法有没有规定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新的刑诉法有没有规定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能够得到支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为何没有精神损害赔偿?大家的认识?有些事情不是需要认识就能解决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很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 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法释〔2002〕17号(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0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云高法〔2001〕176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被害人就刑事犯罪行为单独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此复 我也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但是,在法律更改之前,还是只有两个字“遵守”。我提议,大家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或者全国人大提出倡议,修改这个条款。据说北京一中院最近判的售票员掐死教授女儿的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

5交强险条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虽然很多车主都知道购买交强险,但对交强险的赔偿范围却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针对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如果发生了具体的交通事故,面对应赔或可获赔情况,当事人就会很茫然。那么今天,律师365小编就交强险条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为大家作相关介绍。 一、交强险条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根据2008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强险中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的复函([2008]民一他字第25号)中表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二、交强险中可以请求优先赔付精神损失费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交通强制保险的保险限额只有12万2

7刑法的刑事附带民事的规定,最新修订的刑法,有没有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的话请列举。

最新修订的刑法,有没有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的话请列举。  最新修订的刑法并无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2000年12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02年7月15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规定何时写入刑法的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2月4日出台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没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

8刑法里有没有规定民事赔偿,最新修订的刑法,有没有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的话请列举。

最新修订的刑法,有没有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的话请列举。  最新修订的刑法并无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2000年12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02年7月15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法关于犯罪分子逃跑后的民事赔偿是如何规定的一、发生交通事故后逃匿的,承担事故的的全部责任。二、 事故导致一死二重伤,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法律条文: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

9刑法关于女精神病人的容留规定,中国的刑法关于精神病人违法的规定

中国的刑法关于精神病人违法的规定1、可以从轻、减轻2、全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中有关精神病人的规定是哪几条啊?《刑法》第十八条是关于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在具体定罪量刑时,都要考虑此条规定。《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中有关精神病人的规定是哪几条啊?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

10刑法中关于精神病人的规定,中国的刑法关于精神病人违法的规定

中国的刑法关于精神病人违法的规定1、可以从轻、减轻2、全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中有关精神病人的规定是哪几条啊?《刑法》第十八条是关于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在具体定罪量刑时,都要考虑此条规定。《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如何划分《刑法》第十八条是关于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在具体定罪量刑时,都要考虑此条规定。《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