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贪污如何处理?刑法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四、共同贪污犯罪中“个人贪污数额”的认定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个人贪污数额”,在共同贪污犯罪案件中应理解为个人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共同贪污的数额,不能只按个人实际分得的赃款数额来认定,对共同贪污犯罪中
刑法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如何从轻处理的条文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4—16岁的青少年触犯哪8种犯罪行为要受到刑事处分?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的上述规定告诉我们,犯罪时年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未成年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未成年人),只有触犯了刑法规定的8种法定罪名的,才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什么特殊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是涉及到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规定: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卷宗封存规定 刑法没有相应的规定,刑诉法对此有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专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属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什么特殊规定您好 ,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是否为该题: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特殊规定()。A.已满14
关于打击挪用扶贫专项资金犯罪刑法的规定《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扶贫专项资金属于从重情节,应从重处罚。《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
刑法对利用邪教组织实施的犯罪行为怎样处罚?第三百条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我国有关法律对邪教组织是如何界定的?秘密结社,敛取钱财,用迷信邪说对成员进行精神控制,进行反科学、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国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蒙骗他人,致人死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
刑法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如何从轻处理的条文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有关问题可以。已满14岁的少年犯了第十七条的八类暴力行为的,应该负刑事责任,只不过按照该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绝对不能免除处罚。 第三款的立法意图是针对所有的未成年犯,对他们应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给予他们一个成长和重新塑造的机会,即使犯有十七条的八类暴力行为也应该如此。 我国刑法中对于普通犯罪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是16周岁,只不过对于十七条的八类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确实很大,所以对此的年龄界限拉低到了14周岁。但无论如何,未成年终究是还没有成年,他们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刑法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4—16岁的青少年触犯哪8种犯罪行为要受到刑事处分?根据我国现行刑法
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 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信息来源:信访局发布时间:2008-3-16 编辑:chenjungang 评论:0 浏览:234 各设区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规范和保障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是指在信访过程中,信访人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和《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故意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损毁公私财物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劳动教养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二、对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 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意见信息来源:信访局发布时间:2008-3-16 编辑:chenjungang 评论:0 浏览:234 各设区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规范和保障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是指在信访过程中,信访人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和《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故意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损毁公私财物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劳动教养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二、对信访活动中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承担负刑事责任,其他情形不承担责任。但是造成的损失,民事赔偿还是需要监护人承担的。我国《刑法》有无明文规定是否可以申请安乐死?我国刑法对于安乐死的态度是:不支持积极的安乐死,所谓积极的安乐死是指对他人进行注射药物使他人死亡减轻痛苦,即便是已经取得当事人本人及其亲属的统一也是违法的;不反对消极的安乐死,所谓消极的安乐死则是指对于患了不治之症,且生命难以维持很久的他人,在征求其本人及其亲属的同意后可以采取对其停止治疗或用药,使其死亡减轻痛苦。我国刑法第几条规定父母不能逼女儿打掉孩子 刑法并没有相关规定,但是该行为将造成被害人人身伤害,所以可以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在我国未出生的胎儿在刑法上不算是人吗此问
刑法三年缓刑五年又犯罪了怎么处理 1、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进行审判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依据:《刑法》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