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能做原告,可以以公司权利受让人(一般是股东或者合并分立后的公司)名义起诉。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经过解散、清算、注销登记三项程序后即被注销,公司的法人资格和各种权利义务就归于消灭。经注销登记并公告后,公司终止。由于法人资格的丧失,注销后的公司就丧失了民事主体的地位,也失去了以公司名义行使各种权利的资格和能力。
公司在清算终结后,股东分得剩余财产。剩余财产当然应包括公司遗留的、尚未实现的债权。对于这部分债权,因为公司已不存在了,失去了由原公司继续行使权利的依据,只能由原公司的股东来行使权利。
原股东行使权利存在的首要障碍是,如何将原公司的债权转化为股东的债权,而只有转化后,才能由原股东向原公司债务人主张权利。
企业被兼并后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2020-01-20
公司歇业、吊销、撤消后诉讼主体确定问题 2020-03-20
企业被兼并后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2020-03-29
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中诉讼主体资格如何确定? 2020-06-04
彩礼纠纷诉讼,诉讼主体该如何确定呢? 2020-01-19
公司注销后债权债务协议书该怎么写 2020-07-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委托贷款协议纠纷诉讼主体资格的批复 2020-03-20
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2020-03-15
夫妻一方死亡后,遗留债权债务纠纷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2020-03-18
夫妻一方死亡后遗留债权债务纠纷诉讼主体如何确定 2020-03-20
环境污染诉讼主体是怎么确定的? 2020-07-03